跳到主要内容

8 篇博文 含有标签「鲁迅风格」

查看所有标签

那间不开的门

· 阅读需 11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城东的老图书馆,有些年头了。灰扑扑的砖墙,高高的窗户透着一股子沉静,也透着一股子不合时宜的固执。来这儿的人,大多是些熟面孔,退休的老先生老太太,寻个清净地儿看报;准备考试的学生,一泡就是一天;还有像我这样的闲人,没地儿去,就来这儿,假装还在求知,其实不过是混混日子,看看窗外头那棵老槐树发呆。

地下室的“宝马”

· 阅读需 9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王科长近来有些消瘦,眼窝也深陷下去,仿佛被什么东西日夜啮咬着精神。熟悉他的人只当他是“公事繁忙,为国操劳”,偶有慰问,他也只是摆摆手,露出一丝苦涩而又仿佛含有深意的笑。没人知道,真正让他寝食难安的,不是办公室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,而是他家那栋旧楼地下室里,静静趴着的一头“猛兽”。

一块弯曲玻璃的黙示録

· 阅读需 11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我盯着手里这块过时的玩意儿,屏幕边缘优雅地向下弯曲,像一个害羞少女的裙摆,或者更不堪一点,像长期营养不良的肋骨。曾几何时,这道曲线被吹捧为通往未来的虹桥,科技美学的终极体现。售货小姐唾沫横飞,说这弧度蕴含着宇宙的奥秘,能让你握持时感受到人机工程学的巅峰关怀,仿佛这手机不是用来刷短视频和看外卖评价的,而是用来和上帝直接通话的。我得承认,当时我信了。或者说,我愿意信。人嘛,总得信点什么,哪怕是块弯曲的玻璃。就像我年轻时相信爱情能地久天长,后来发现它比这块玻璃还不耐操。

活体龟与无声的国境线

· 阅读需 11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我觉得吧,那天热得像个巨大的、湿漉漉的拥抱,空气粘稠得能糊住人的嗓子眼。我和胖墩走在通往国境线的那条路上,感觉自己像两块正在融化的黄油。但这还不是最糟的。最糟的是,我们身上都长满了“东西”。不是青春痘,也不是肿瘤,是活的,硬壳的,还在蠕动的乌龟。一共二十八只,不多不少,用宽胶带和破布条子紧紧地绑在我们赤裸的胸膛和后背上。十四只在我这儿,十四只在他那儿,像某种怪异的、对称的酷刑。

工资条

· 阅读需 10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老马觉得自个儿挺知足。五十好几的人了,能在“山姆会员店”这么个体面的大地方找个差事,给来来往往的“会员”们递上一小块刚煎好的牛排,或者一小杯新榨的橙汁,脸上再堆起那么点恰到好处的热情,这活儿,比起在胡同口蹬三轮,或是去工地扛沙袋,那可是天上地下。他自个儿咂摸着,这叫“试吃员”,多新鲜的名头!

全知全能生活监工

· 阅读需 9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王二搞到了一部新手机,亮闪闪的,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春卷皮。但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手机里那个叫做“全知全能生活助手”的APP。这名字起得就像古代皇帝的封号,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牛逼劲儿。王二就好这口,他觉得生活就该有点这种舍我其谁的气势。

这APP确实有点东西。早上,它会像个温柔的女秘书一样提醒王二起床,顺便告诉他今天的天气,以及哪条路最不堵车——虽然王二骑的是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。它还能根据王二昨晚搜索“红烧肉怎么做不油腻”的记录,推送给他附近评价最高的熟食店优惠券,并附上一句:“根据您的健康数据,建议本周摄入脂肪量已达上限,但偶尔放纵有益身心健康哦!”王二觉得这APP简直比他亲妈还懂他,尤其是“偶尔放纵”那句,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