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流血的椅子

· 阅读需 11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老王觉得自己需要一点噪音,震耳欲聋的那种。不是办公室里打印机和键盘交织的、永恒的嗡鸣,也不是家里妻子絮叨和电视广告混合的、温吞的背景音。他需要的是那种能把灵魂从躯壳里震出来的巨响,一场摇滚演唱会,越吵越好。

票是单位发的福利,一个过气但最近又靠着综艺翻红的乐队。体育馆外,黄牛用嘶哑的声音喊着价,空气里弥漫着烤肠和某种廉价香水的混合味道。老王挤在人群里,像一颗沙丁鱼罐头里的沙丁鱼,被推搡着向前。他有些恍惚,这种集体式的狂热,上一次体验是什么时候?好像是二十年前,某个全民参与的什么活动,具体记不清了,只记得人很多,口号很响,以及散场后的空虚。

找到座位时,他已经出了一身薄汗。塑料椅子是那种廉价的蓝色,紧密地排列着,像等待检阅的士兵。灯光暗下,尖叫声骤起。舞台上,五彩的光束切割着烟雾,主唱穿着闪亮的皮衣,用尽全力嘶吼着。鼓点像重锤,一下下砸在老王的胸口。他试图跟着周围的年轻人一起挥手,一起呐喊,但喊了几声就觉得喉咙干涩,手臂也酸了。他毕竟不再年轻。

就在他准备放弃融入,打算安静地“享受”这场噪音时,前排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,不是因为激动,而是因为痛苦。

一个女孩捂着大腿,鲜血从她的指缝里渗出来,染红了白色的连衣裙。她旁边的人惊慌地站起来,指着她坐过的椅子。老王伸长脖子望过去,那把蓝色的塑料椅,椅面上竟然竖着一根尖锐的金属条,像一根毒刺,泛着冷光。

“我的天!椅子有问题!”有人喊道。

骚动像涟漪一样扩散开。很快,不同区域又传来了几声惊呼。又有人被扎伤了。这次是手臂,还有后背。场面开始有些混乱,音乐声依然震耳欲聋,舞台上的主唱似乎毫无察觉,或者说,他选择了无视,继续着他的表演。狂热的声浪和零星的、痛苦的呻吟,形成一种诡异的交响。

几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跑了过来,但他们看起来比观众还要不知所措。他们试图安抚受伤者,但动作笨拙,眼神躲闪。老王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拿着对讲机,语气急促地汇报着什么,但嘈杂的音乐几乎吞噬了他的声音。

“怎么回事?这椅子怎么会伤人?”老王旁边的一个年轻人愤愤不平地问,但他更像是在自言自语。

老王也觉得不可思议。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椅子,用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椅面,光滑,冰冷,似乎没有任何异常。但他不敢用力坐实了,身体微微前倾,保持着一种警惕的姿势。周围的人也都差不多,刚才还随着音乐摇摆的身体,此刻都有些僵硬。狂热的气氛像是被戳破的气球,迅速泄气,只剩下不安和荒谬感。

演出并没有因此停止。受伤的人被工作人员搀扶着,沿着狭窄的过道,艰难地向外走去。他们的身影在闪烁的灯光下显得孤单而狼狈。大部分观众,在短暂的骚动后,又把目光投向了舞台。音乐还在继续,生活也必须继续,不是吗?老王想。也许,这只是几起不幸的、孤立的意外。

他试图重新投入到音乐中,但那几抹刺眼的红色,以及受伤女孩痛苦的表情,总是在他眼前挥之不去。那把竖着“毒刺”的椅子,像一个卡夫卡小说里的道具,带着某种不祥的、荒诞的隐喻。它本该是提供休憩和承托的,却变成了伤人的利器。

演出终于在午夜结束。散场的人流缓慢地涌向出口。老王随着人流移动,听到周围有人在低声议论刚才的事故。

“听说是椅子质量问题,临时加场,用的都是仓库里淘汰的旧货。” “不对,我听说是有人故意破坏,想制造恐慌。” “得了吧,就是管理混乱,豆腐渣工程,连个椅子都保证不了安全。”

各种猜测和流言在空气中传播,但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。老王甚至听到一个更离奇的说法:那些椅子是有“情绪”的,因为承受了太多喧嚣和压力,终于忍不住“反击”了。他觉得这个说法很可笑,但不知为何,心里却泛起一丝寒意。

出口处,几个记者模样的人被保安拦在了外面,他们正拿着“长枪短炮”,试图采访离场的观众。主办方的代表,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,正对着镜头,表情严肃地念着一份声明:“对于今晚发生的不幸意外,我们深表遗憾…初步判断为个别座椅因不明原因出现结构异常…我们将彻查此事,并为受伤观众提供必要的医疗协助…”他的声音平板而官方,没有任何情感。

老王默默地听着,没有停留。他知道,这件事大概率会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,激起短暂的涟漪,然后很快就会被遗忘。明天,太阳照常升起,报纸上或许会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提及此事,标题可能是“演唱会发生意外,数名观众轻伤”,然后被更多的娱乐八卦、财经新闻所淹没。那些受伤的人,会得到一些赔偿,然后带着身体和心里的伤疤,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。而那些“发脾气”的椅子,可能会被回收,熔掉,变成其他形状的塑料制品,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

走出体育馆,夜风吹在脸上,带着一丝凉意。老王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巨大的、依然灯火通明的建筑,感觉像一个巨大的、沉默的怪兽。他突然觉得,自己今天所寻求的那种震耳欲聋的噪音,并没有真正驱散内心的沉闷,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某种巨大的、无形的、冰冷的东西。

回到家,妻子已经睡了。他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,坐在自己的电脑椅上。这把椅子是他去年双十一抢购的,号称人体工学设计,坐垫柔软,靠背舒适。他习惯性地靠上去,却猛地一顿。他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椅面和扶手,确认它们依然光滑、安全。

但他心里那点莫名的寒意,却久久没有散去。他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,仿佛看到无数沉默的、驯顺的椅子,在黑暗中静静地排列着。它们承载着人们的身体,也承载着这个时代的重量——那些狂热与空虚,喧嚣与疲惫。谁知道,下一把“流血”的椅子,会出现在哪里?又会在什么时候,毫无征兆地,刺向某个毫无防备的人呢?

他叹了口气,关掉电脑,站起身。椅子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,在寂静的夜里,显得格外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