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与咳嗽的辩证法
· 阅读需 10 分钟
我得了一种咳嗽,一种黏黏糊糊、死缠烂打的咳嗽。不是什么大病,就是那种你刚想说句俏皮话,它就跳出来“咳咳”两声,把气氛搞得像追悼会前一分钟;或者你半夜三更,脑子里刚冒出一点关于宇宙起源的灵光,它就“吭吭”几下,把那点灵光震得粉碎,如同一个毛手毛脚的服务员打碎了一盘好菜。总之,它不致命,但极其败坏生活的趣味。
我去看医生,医生是个戴着深度眼镜、表情严肃得像刚主持完一场失败的哲学辩论会的中年男人。他听了我的肺,看了我的喉咙,然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:“你需要抽烟。”
我愣了一下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我说:“医生,我是来治咳嗽的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他点点头,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一种洞悉天机的光芒,“抽烟,特别是那种劲儿大的、没过滤嘴的。一天至少一包。”
我感到我的逻辑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这就像有人告诉我,治疗秃顶的最好方法是每天用砂纸打磨头皮。我说:“可是医生,常识告诉我,抽烟会导致咳嗽,甚至更糟……”
“常识?”他轻蔑地哼了一声,仿佛我提到了某种原始部落的迷信。“常识是多数人的愚昧。你得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。咳嗽,是因为你的呼吸系统太‘干净’了,太‘脆弱’了,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。你需要用烟熏一熏,给它脱敏,让它变得‘皮实’。这叫以毒攻毒,懂吗?就像给士兵进行抗压训练,一开始很难受,后来就刀枪不入了。”
他的理论听起来自成体系,甚至带着某种粗砺的诗意。但我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。我试图运用我贫乏的医学知识和基本的逻辑进行反驳:“那焦油、尼古丁呢?致癌物质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