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75 篇博文 含有标签「小说」

查看所有标签

屋檐

· 阅读需 9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林医生最近瘦了。颧骨那儿,原来是圆润的,现在有点硌手。她自己是医生,知道这不单是累,是心里有事,油熬干了。什么事呢?孩子没了。就那个夏天,一场急病,没留住。

孩子没了,那房子就空了,也冷了。本来是挺好的一个两居室,南向,窗户外面有棵老槐树,夏天绿荫荫的,秋天落一地槐花米。孩子还在的时候,喜欢在窗台上看蚂蚁搬家。林医生站在客厅里,阳光照进来,尘埃在光柱里跳舞,可那孩子的笑声好像还在屋角,一回头,又什么都没有。这房子,住不下去了。

她留下的债务与猫

· 阅读需 8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六点整,窗外的天空像一块被反复漂洗、褪了色的蓝布。我准时醒来,没有闹钟。身体里的某个齿轮总是在这个时刻精准地啮合。先是猫。它叫芥末,一只毛色像被烟熏过的三花猫,是阿哲留下来的。它跳上床,用鼻尖蹭我的脸颊,喉咙里发出拖拉机引擎启动般的呼噜声。它从不催促,只是沉默地提醒我,新的一天已经开始卸货,不管你是否准备好签收。

我去厨房煮咖啡。咖啡豆是昨天刚买的,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,带着柑橘和花香,像某种遥远而模糊的承诺。阿哲喜欢蓝山,他说那味道里有秩序感。我不懂,咖啡对我来说,只是对抗早晨粘稠睡意的武器。

全知全能生活监工

· 阅读需 9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王二搞到了一部新手机,亮闪闪的,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春卷皮。但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手机里那个叫做“全知全能生活助手”的APP。这名字起得就像古代皇帝的封号,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牛逼劲儿。王二就好这口,他觉得生活就该有点这种舍我其谁的气势。

这APP确实有点东西。早上,它会像个温柔的女秘书一样提醒王二起床,顺便告诉他今天的天气,以及哪条路最不堵车——虽然王二骑的是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。它还能根据王二昨晚搜索“红烧肉怎么做不油腻”的记录,推送给他附近评价最高的熟食店优惠券,并附上一句:“根据您的健康数据,建议本周摄入脂肪量已达上限,但偶尔放纵有益身心健康哦!”王二觉得这APP简直比他亲妈还懂他,尤其是“偶尔放纵”那句,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。

候鸟与齿轮

· 阅读需 12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戴维觉得自己的肺快要被机舱里循环了十八个小时的、带着消毒水和隐约疲惫味道的空气挤压变形了。他不是游客,西装外套皱巴巴地搭在腿上,领带松开,眼神里混合着一种近乎荒诞的决心和无法掩饰的焦虑。他,一个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曾经拥有过一家小小礼品封装店的戴维,正飞越太平洋,目的地是那个据说“什么都能造”的东方国度。他的任务,听起来有点可笑,又无比现实:代购。不是帮邻居买最新的电子产品,而是为自己那早已失败的生意,寻找一点点……也许是最后的火星。

他的店关门于三年前。起初是小商品,那些用来点缀礼品的精致缎带、小巧的金属搭扣、造型奇特的包装纸。他曾经骄傲于自己能找到“美国制造”的供应商,哪怕价格高一点。但很快,客户开始抱怨价格,他们拿着手机屏幕上来自某个中国电商平台的图片,用一种“你怎么不去抢”的眼神看着他。接着,他想转型做更高端的婚庆周边,比如定制的蕾丝手套和头纱装饰。他发现,别说找到愿意干这细活的美国工人(新闻里说得培养缝纫工,简直是天方夜谭),就连合适的原材料,那些细腻到不可思议的纱网和珠片,其源头,依然指向大洋彼岸。最终,连那些他以为“独一无二”的设计,也在几周内出现在了批发网站上,价格是他成本的三分之一。

救命的胶水

· 阅读需 12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李明觉得自己的两条腿快要变成电动车轮子的一部分了。雨点像便宜货商店甩卖的珠子,噼里啪啦地砸在头盔上,顺着脖颈往发烫的脊梁骨里钻。这座钢铁森林般的城市,总是在你最疲惫的时候,给你泼上一盆冷水,不管是字面意义上,还是象征意义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