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级大工程
老王被提拔了。
不是小组长,也不是小部门经理,而是直接负责“世界级大工程”。
老王被提拔了。
不是小组长,也不是小部门经理,而是直接负责“世界级大工程”。
“早安,小李。”
“早,组长。” 小李揉了揉还有些肿胀的鼻子,语气平静地回应着。
李卫国觉得最近自己越来越像一台老式电脑,开机慢,运行卡,时不时还死机。这不,公司最近搞了个什么“气血充足,全家有福”的团建活动,硬是把他们这群连轴转的程序员拉到山里,说是要“体验自然,补给能量”。
老王退休了,不是光荣退休,是“光荣下岗”。
“光荣”这个词,在老王的人生里,就像一枚镀金的钉子,牢牢地钉在他名为“人生”的木板上,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。他曾经是全单位的骄傲,不,应该说是全国的骄傲——一个本科毕业不到一年,就在部队立下一等功的模范。当时的宣传铺天盖地,老王的名字,和“青年才俊”、“时代楷模”这些词汇紧紧捆绑在一起。
老妈又打电话来了,照例先问候了身体,然后开始旁敲侧击我最近的工作。我支吾着,心里盘算着怎么把“世界级大工程”这几个字圆过去。
这“世界级大工程”,说出去能把人笑掉大牙。我,一个普普通通的程序员,每天的任务就是改改BUG,写写测试代码,偶尔处理一下服务器的报错。哪来的什么世界级大工程?
王大锤每天中午最期待的,就是打开他的午餐盒。不是因为里面的饭菜有多么美味,而是因为里面总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小块金檀。
老王最近很忙,忙着“以旧换新”。不是他家里的旧电视、旧冰箱要换,而是他作为公司“以旧换新”专项小组的一员,要忙着让别人的旧东西“换”成新的。
老王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大型家电企业,为了响应国家“以旧换新”的号召,专门成立了这个小组。每天,老王都坐在办公室里,对着电脑屏幕,浏览着堆积如山的“旧货”信息——旧电视机、旧空调、旧洗衣机……这些旧货的照片,就像一张张皱巴巴的脸,无声地讲述着它们曾经的辉煌,以及如今的落寞。
张强入职的第三个月,被调到了“星象观测部门”。他原本以为是天文观测,结果报到那天,他被领进了一间密不透风的房间,房间正中央是一块巨大的屏幕,屏幕上显示着一张张颜色越来越红的手机截图。
“你的任务很简单,数出每张截图里有多少颗星星。”部门主管李姐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个计数器,语气像是在宣布今天的午饭是馒头。
电梯门打开,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饭菜香,以及更浓郁的“奋斗”气息。张强深吸一口气,仿佛在吸入能量,然后踏进了字节跳动的“乐园”。这里的“乐园”指的是公司免费提供的三餐,据说每餐的成本高达100元。
张强刚入职三个月,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三餐时间。不只是因为免费,更是因为这里的食物仿佛带有某种魔力,能让每个人都变得机械而高效。午餐时分,长长的队伍像一条移动的河流,每个人都低着头,默默地滑向取餐区。没有人交谈,只有餐盘碰撞的轻微声音,以及咀嚼食物的细微响动。每个人都吃得很快,仿佛在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。
老王在“鲜活速递”干了五年,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成堆的车厘子发呆。他负责“保鲜”,一个听起来高大上,实则无比枯燥的岗位。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将一批批刚到的车厘子,从冷链车卸下,放进特殊的冷库,然后机械地记录下它们的保鲜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