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字节乐园

· 阅读需 7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电梯门打开,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饭菜香,以及更浓郁的“奋斗”气息。张强深吸一口气,仿佛在吸入能量,然后踏进了字节跳动的“乐园”。这里的“乐园”指的是公司免费提供的三餐,据说每餐的成本高达100元。

张强刚入职三个月,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三餐时间。不只是因为免费,更是因为这里的食物仿佛带有某种魔力,能让每个人都变得机械而高效。午餐时分,长长的队伍像一条移动的河流,每个人都低着头,默默地滑向取餐区。没有人交谈,只有餐盘碰撞的轻微声音,以及咀嚼食物的细微响动。每个人都吃得很快,仿佛在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。

起初,张强觉得这种安静高效的氛围很酷,就像进入了一个由代码构成的精密机器。他甚至有些自豪,能成为这个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。但渐渐地,他开始感到一丝不对劲。

有一天,张强发现同事王丽在午餐时吃得格外慢,她用筷子一下下戳着盘子里的西兰花,眼神空洞。他凑过去问:“你怎么了?”王丽抬起头,眼神有些迷茫,轻轻地说:“我好像失去了味觉。”

张强以为王丽只是在开玩笑,但接下来的几天,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对食物的兴趣。大家只是机械地把食物塞进嘴里,然后匆匆回到工位,继续敲击键盘。就连他自己,也开始对那些曾经让他食指大动的美味佳肴感到麻木。

公司贴出告示,说要进行“食物口感体验升级”,并邀请所有员工参与“舌尖上的字节”调研。张强也填了一份,但在“对食物的期待”那一栏,他却写不出任何东西。他想不出自己对食物有什么期待,好像食物的意义已经不再是满足口腹之欲,而是为高效工作提供能量。

有一天,公司组织了一场“美食分享会”,每个员工需要分享一道自己最喜欢的食物。张强准备了一份“红烧肉”。他把肉块切得整整齐齐,摆在精致的餐盘里,仿佛在展示一份工艺品。但在分享会上,他却发现每个人分享的食物都一样,都是标准化、无差别的美食,红烧肉、糖醋排骨、宫保鸡丁……每道菜都摆放得整整齐齐,没有任何个性。

一位新来的实习生不解地问:“这些菜不是每天都能吃到吗?为什么要分享?”

全场一片寂静,所有人看着实习生,仿佛在看一个外星人。

张强突然觉得,这个免费的“乐园”仿佛一个精心设计的牢笼。他们享受着高品质的食物,却失去了对食物的渴望,甚至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。每个人都像一个被数据控制的机器人,高效,但空洞。

一天晚上,张强加班到深夜,他突然想吃一碗家里的泡面。他翻遍了公司的冰箱,却找不到一包泡面。这里只有精心搭配的营养餐,没有速食,更没有“不健康”的食物。

他走出公司,在路边的小卖部买了一包老坛酸菜牛肉面。他撕开包装,热水泡开的瞬间,一股浓烈的香味扑面而来。他狼吞虎咽地吃着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他觉得,这才是食物的味道,这就是生活的味道。

当晚,张强提交了辞职报告。HR一脸茫然,问他:“为什么?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待遇,免费三餐,100元标准,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?”

张强没有回答,只是淡淡地说:“因为我找回了味觉。”

第二天,张强收拾东西离开,他没有去食堂吃最后的免费午餐,而是跑去楼下的小卖部,又买了一包老坛酸菜牛肉面。他吃完,发现,小卖部老板正盯着他看,眼神里带着一丝他看不懂的复杂情绪,他正准备付钱,老板却说:“不用了,小伙子,你让我看到了希望。”

张强愣了一下,还没反应过来,老板又递给他一包泡面,“再来一包吧,算我送你的。”

张强接过泡面,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。他突然想起王丽说的那句话,“我好像失去了味觉”,他想,也许,他曾经也失去了味觉,只不过他还没有意识到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