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位上的安魂曲
上午十点三十七分,周三。阳光试图穿透写字楼厚重的玻璃幕墙,最终化为一片均匀、毫无性格的光,铺在“量子跃迁解决方案公司”开放式办公区的灰色地毯上。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、打印机墨粉和一种难以名状的、名为“效率”的金属味道。我,代号K,像一颗沉默的螺丝钉,嵌在这庞大机器的一角,手指在键盘上移动,仿佛履行着某种古老的、不容置疑的仪式。
然后,田中倒下了。
上午十点三十七分,周三。阳光试图穿透写字楼厚重的玻璃幕墙,最终化为一片均匀、毫无性格的光,铺在“量子跃迁解决方案公司”开放式办公区的灰色地毯上。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、打印机墨粉和一种难以名状的、名为“效率”的金属味道。我,代号K,像一颗沉默的螺丝钉,嵌在这庞大机器的一角,手指在键盘上移动,仿佛履行着某种古老的、不容置疑的仪式。
然后,田中倒下了。
李明抬起头,揉了揉酸胀的眼睛,看了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——20:58。
“还有两分钟……”他心里默念,有些紧张,又有些期待。
林晨曦盯着自己胸前的工牌,眉头紧锁。
那块曾经象征着荣耀与地位的蓝色工牌,此刻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。一周前,它还只是边缘略微模糊,像被橡皮擦轻轻擦过。现在,中间的公司logo已经淡得几乎看不清,只剩下名字和工号还勉强辨认。
2024年的春天,比以往来得更喧嚣一些。两会期间,张凯丽的一句“35岁就业门槛”,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层层涟漪,最终汇聚成汹涌的舆论浪潮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娱乐八卦,而是时代焦虑的集体爆发。
李明觉得自己像一列被时代抛弃的火车头,曾经轰鸣着驶过青春的隧道,如今却被卡在了35岁这条锈迹斑斑的岔道上。
陈默坐在昏暗的录音棚里,面前的话筒像一个黑洞,吞噬了他所有的热情。墙上的隔音棉,像是无数张嘲笑的嘴,扭曲着,沉默着。他想起刚入行时,老师傅对他说的话:“你的声音,是你的灵魂。”可如今,他的灵魂被困在了一个个角色里,出不来,也进不去。
老李退休了,但他不想闲着。他精心制作了一份简历,堪称“银发族”中的天花板:精通四国语言,曾是国企高管,还拥有多项发明专利。投出的简历却石沉大海,老李百思不得其解,这年头,经验不值钱了吗?
直到有一天,他路过一个偏僻的加油站,看到一张手写的招聘启事:“招加油工,年龄不限,包吃住。”老李心想,这年头,经验丰富,工资待遇都无所谓了,能找到一个不限年龄的工作就不错了。他走了进去。
李明哲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着膀胱传来的阵阵压迫感。他看了看手表,距离上次去洗手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零七分钟。按照公司最新的规定,每人每天只有三次“离岗”机会,每次不得超过十分钟。
王大妈在湖北师范大学扫了十年地,从青春少妇熬成了资深保洁。她没什么文化,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,但她丈夫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——海归博士李明,学校新引进的材料学教授。
王小二是个老实巴交的大学毕业生,学的是能源工程,专业对口,成绩优异。他一心想进国家能源集团,觉得那是铁饭碗,端上了,这辈子就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