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荣誉的代价

· 阅读需 8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老王退休了,不是光荣退休,是“光荣下岗”。

“光荣”这个词,在老王的人生里,就像一枚镀金的钉子,牢牢地钉在他名为“人生”的木板上,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。他曾经是全单位的骄傲,不,应该说是全国的骄傲——一个本科毕业不到一年,就在部队立下一等功的模范。当时的宣传铺天盖地,老王的名字,和“青年才俊”、“时代楷模”这些词汇紧紧捆绑在一起。

那时,老王还叫王强,一个充满理想和热血的年轻人。他至今记得,授勋仪式上,领导握着他的手,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仿佛他是一颗被擦亮的宝石,可以用来点缀他们辉煌的政绩。

立功的细节,老王早已记不清了,只记得那场演习中,他莫名其妙地被分配到一项“风险极高”的任务,当时他满腔热血,脑子里只有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口号,还有胸前那即将获得的荣誉。他侥幸活了下来,然后,他就成了“英雄”。

“英雄”的生活,和想象中截然不同。他被从基层连队调到宣传部门,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写报告,以及接受一波又一波的采访。他被要求保持谦逊,同时又要适当地展示自己的“英雄气概”,这种微妙的平衡,让老王感到窒息。

后来,王强慢慢变成了老王,他开始意识到,自己只是一个符号,一个被精心包装的工具。他的照片被印在宣传册上,他的事迹被编成话剧,他的形象被塑造成雕像,他本人,却渐渐地被掏空了。

老王也曾试图反抗。他曾向领导提出,自己更希望回到基层,继续为国家做点实事。但领导语重心长地说:“老王啊,你现在是单位的榜样,要为其他人树立标杆,这是更高的使命!”

使命?老王苦笑。他每天上班,看着那些和他“英雄事迹”有关的宣传品,都觉得那是对自己最大的讽刺。他开始敷衍工作,得过且过,他发现,原来“英雄”也是会疲惫的。

终于,单位要进行“改革”,老王,这个昔日的“英雄”,因为“不适应新形势,缺乏创新精神”,被列入了下岗名单。他没有愤怒,也没有不甘,有的,只是一种释然,一种终于可以结束这场荒诞剧的解脱。

退休那天,老王在单位门口,看到了新竖起的雕像。那是他年轻时的模样,意气风发,目光坚定。雕像的底座上,刻着他的名字,以及一行烫金大字:“学习英雄,忠诚奉献”。

老王摸了摸自己头顶日渐稀疏的头发,又看了看雕像,他笑了。那笑容里,带着一丝苦涩,一丝无奈,还有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骄傲。

他转身走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,就像一个普通的老头,走进了普通的晚年生活,他知道,自己曾被誉为“英雄”,但真正的战斗,才刚刚开始,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。他决定去一家私人安保公司应聘,毕竟,他曾经“立过功”,现在身体还算硬朗,这又是一次为人民服务的新起点。

“您好,请问您是王先生吗?”面试官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,他看着老王的简历,眼神中充满了疑惑,“您的简历上说,您曾获得过‘一等功’?恕我直言,这好像和我们公司安保的专业技能不太匹配啊。”

老王一愣,他突然明白,自己那个引以为傲的“英雄”头衔,在这里,竟成了最大的障碍。他想解释,却又觉得无从说起。

“不过,我们公司最近在搞一个新项目,”面试官继续说道,“需要一些有特殊经历的员工,负责维护公司的形象,您或许可以尝试一下?”

老王点点头,他知道,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“被需要”,但他已经习惯了。

三天后,老王穿上了崭新的制服,站在了公司大门口。他成了公司的新形象代言人,一个活生生的“英雄”雕像。他的任务,是在每天上班和下班的时间,向路过的行人敬礼,微笑。

他抬头看着公司大楼上方的巨大横幅,上面写着:“学习英雄,忠诚奉献”。他再次笑了,这次的笑容,更加苦涩,也更加无奈,但这次的笑容,似乎多了一丝隐隐的反抗。他站得笔直,向着人群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,然后,缓缓地举起了手中的扩音器。

“大家好!”老王的声音清晰而洪亮,他顿了顿,然后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说道:“今天的安保公司口号是:‘请大家注意脚下,不要踩到我们公司门口的地砖,很贵的!’”

人群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,包括保安,都面面相觑。老王看着他们,眼神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狡黠。他知道,他的战争,远没有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