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嘲暗讽的艺术
老王收到那封信的时候,正准备下楼买菜。信封是那种廉价的白色,中间印着一个模糊的红色爱心,和几个歪歪扭扭的卡通字:“感谢您的爱心捐助!”。他狐疑地拆开信,里面是一张打印出来的纸,上头是娟秀的宋体字,写着:“尊敬的王先生,感谢您慷慨解囊,为我校贫困学生捐助了宝贵的十元人民币。您的善举,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。我校全体师生,在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!为了回馈您的善心,特赠送您以下‘专属’荣誉称号:‘慷慨解囊一毛不拔大善人’!”
老王的手抖了一下,差点把信扔到地上。这算什么?明嘲暗讽?他盯着那几个加粗的“一毛不拔大善人”,感觉一口气堵在了胸口。他捐十块钱,是为了给女儿学校搞的“爱心捐款”活动意思一下,又不是真想当什么慈善家。怎么,捐少了,还成了罪过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