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价迷宫
K第一次注意到那个数字,是在通勤地铁的滚动屏幕上。一个金黄色的数字,旁边跟着一个同样颜色的上下箭头,安静地在拥挤、灰暗的车厢里闪烁。起初它只是众多信息流中的一个碎片,与天气预报、广告标语和公益宣传并无二致。他甚至不确定那代表什么,只隐约知道与“金价”有关,一种遥远而贵重的金属。
然而,那数字似乎有某种黏性。第二天,它出现在办公室电梯间的显示屏上,数字变了,箭头指向下方,仿佛带着一丝沮丧。中午去便利店买三明治,收银台旁的小电视也在播放财经快讯,那个金黄的数字再次映入眼帘,箭头激烈地向上跳动。K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,仿佛这个数字正悄无声息地渗入他生活的每个角落。他并不持有黄金,也从不关心投资,他的薪水仅够维持不好不坏的生活,像大多数同事一样,在巨大的办公楼里占据一个格子,处理着永无止境的文件,这些文件似乎指向某个宏伟的目标,但具体是什么,谁也说不清。
渐渐地,K开始主动寻找那个数字。他下载了一个财经APP,把它放在手机主屏幕最显眼的位置。清晨醒来第一件事,是查看夜间金价的变动;入睡前最后一眼,也必然落在那个起伏的曲线上。数字的每一次跳动都牵动着他的神经。上涨时,他感到一种虚无的兴奋,仿佛自己也随之提升;下跌时,则会莫名地心慌意乱,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流失。他的情绪被这个与他现实生活毫无关联的数字牢牢捆绑,像一只被无形丝线操纵的木偶。
他开始观察周围的人。他们是否也注意到了这个数字?行色匆匆的路人,面无表情的同事,地铁里昏昏欲 K 睡的乘客……他们看起来似乎浑然不觉。但 K 又觉得,这或许只是一种伪装,一种集体性的漠视。也许每个人内心深处,都在被这个金黄的数字所啮咬、所驱动。他甚至怀疑,那些看似无关的谈话——关于物价、关于工作、关于未来——其底层逻辑都与那个无处不在的金价波动暗合。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、围绕金价运行的隐秘系统,而他是唯一窥破真相的可怜虫。
办公室的灯光变得愈发惨白,文件上的字迹开始扭曲,有时看起来像跳动的K线图。隔壁工位的敲击键盘声,在他听来如同交易所里报价器的蜂鸣。有一次,他恍惚间看到经理脸上皮肤的褶皱,竟呈现出一种黯淡的金色光泽。他猛地摇摇头,试图驱散这荒诞的幻觉,但那种感觉却越来越真实。他觉得自己像一颗微小的金属颗粒,被吸附在这个庞大、冰冷而闪耀着虚假光芒的金融机器上,随着它的节奏起伏、旋转,身不由己。
他试图摆脱这种状态。他删除了手机APP,刻意避开显示财经新闻的屏幕。但那个数字已经内化了。闭上眼,他能看到它在黑暗中闪烁;走在街上,阳光照射在玻璃幕墙上的反光,在他眼中也变成了跳动的金色数字。他甚至开始在梦中交易黄金,在无尽的、由K线图构成的迷宫里奔跑,时而狂喜,时而惊恐,醒来时一身冷汗,心脏狂跳不已,比真正亏损还要难受。
这种无形的控制感让他窒息。他决定去寻找这个数字的源头,那个发出指令、让世界随之起舞的神秘中心。他请了假,根据模糊的印象和网上搜寻的信息,来到城市的金融区。高耸入云的玻璃大厦像巨大的墓碑,反射着冰冷的天光。他走进一座看起来最权威、最核心的建筑——据说是某种交易中心。大厅空旷得令人心悸,只有冰冷的大理石地面反射着他的脚步声。没有他想象中的喧嚣,没有交易员的嘶吼,只有少数几个穿着制服的人,面无表情地坐在信息台后面,像精心布置的蜡像。
他走上前,喉咙发干,想问问关于金价的事情,想问问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。但当他张开嘴,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。信息台后的那个人抬起头,目光空洞地看着他, K 惊恐地发现,那人的瞳孔里,正映照出两个微小而清晰的金色数字,伴随着一个不断闪烁的箭头。
K 踉跄着后退,转身逃离了那座大厦。他冲到街上,阳光刺眼。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旋转,每一面玻璃,每一辆经过的汽车的反光,甚至路边行人佩戴的首饰,都反射着那个无处不在的金色数字。他明白了,没有什么所谓的中心,也没有什么源头。这个数字本身就是迷宫,一个由集体意识、欲望和恐惧共同构建的无限循环。它没有入口,也没有出口。他不是在外部观察它,而是早已身处其中,成为了构成它的一部分。
他停下脚步,站在人潮中,抬起头,茫然地看着天空。天空是灰蒙蒙的,像一块巨大的、尚未打磨的铅块。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,不是身体上的,而是灵魂深处的枯竭。他掏出手机,手指颤抖着,重新下载了那个财经APP。当那个熟悉的金黄色数字再次亮起时,K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。一种奇异的平静感笼罩了他。既然无法逃离,那就成为它吧。他默默地看着那个数字,看着它微小的跳动,仿佛在阅读一部只有自己才能懂的、无穷无尽的史诗。他不再试图理解,也不再试图反抗,只是静静地看着,任由自己被这金色的洪流裹挟,漂向未知的深渊。街上的行人依旧行色匆匆,没有人注意到他,正如没有人注意到那无处不在,却又空无一物的金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