购物车的最终价值
老王站在“好街坊”超市门口,看着玻璃门上贴着的巨大红色“清仓甩卖”四个字,心里像被塞进了一团浸了水的旧棉絮,又沉又闷。这家他经营了十五年的超市,终究是没能扛过街对面那家光鲜亮丽、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新式连锁便利店的冲击,像一艘漏水的旧船,噗噜噗噜地就要沉底了。
清仓甩卖已经进行了一个星期,货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空旷,像是被蝗虫过境。街坊邻居们,平日里买根葱都要计较半天的大爷大妈,此刻却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,推搡着,争抢着那些打了骨折价的日用品和临期食品。老王看着他们脸上那种混合着贪婪和兴奋的神情,觉得有些陌生。这些人,他大多都认识,有的甚至看着他们的孩子长大。可现在,超市的终结对他们而言,似乎只是一场薅羊毛的狂欢。人情味儿,看来也跟着打折甩卖了。
然而,比空荡的货架和廉价的人情更让老王心烦的,是那些失踪的购物车。
超市不大,鼎盛时期也就一百来辆购物车。这些年修修补补,淘汰更新,清仓前点数,还有堪用的七八十辆。可这几天,购物车却像长了腿似的,一辆接一辆地消失在茫茫人海中。起初,老王以为是顾客顺手推走的,忘了还。毕竟这年头,共享单车都能被私藏,何况是一辆看起来结实耐用的购物车?但数量实在太惊人了。短短几天,负责看管购物车的小伙子哭丧着脸报告,至少丢了五十辆!
“王经理,这……这得报警啊!”小伙子急得直跺脚,“按废铁卖也能值不少钱呢!”
老王摆摆手,心里更添堵了。报警?警察来了又能怎样?超市都要关门了,谁还有心思去追查这些破铜烂铁的下落?再说,传出去也不好听,“ 好街坊”超市不仅经营不善倒闭了,连购物车都被人偷光了,这简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是对他这十五年心血的终极嘲讽。
他开始留意。果然,每天傍晚,当最后一批抢购者心满意足地离开,超市外围总会少几辆购物车。它们就像是被夜色悄悄吞噬了一样,无声无息。老王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专业的团伙在运作,趁乱将购物车偷走,拆解了卖零件或是当废品处理。他加派了人手看管,但收效甚微。那些购物车依然在减少,仿佛被施了某种隐身咒。
这天傍晚,又是混乱的一天即将结束。老王疲惫地靠在收银台旁,看着夕阳把超市门口的空地染成一片萧索的金黄。他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——刘阿姨。
刘阿姨是附近老旧居民楼里的住户,七十多岁了,无儿无女,靠捡拾废品和微薄的退休金过活。她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罩衫,佝偻着背,默默地在超市附近的垃圾桶翻找着什么。以前超市生意好的时候,老王看她可怜,会默许她进来捡些纸箱,有时还会送她一些快过期的面包。
此刻,刘阿姨正站在超市外不远处的角落里,眼神有些飘忽地望着超市门口仅剩的几辆购物车。她的手里,还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,里面似乎装满了压扁的塑料瓶。
一个念头闪过老王的脑海。难道是她?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,偷那么多购物车干什么?当废铁卖?不像,她那瘦弱的身体,一次也拖不走一辆。
老王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。
“刘阿姨,今天收获不错啊。”老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。
刘阿姨被吓了一跳,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,随即又低下头,囁嚅道:“王……王经理,我……我没拿你们东西。”
“我知道,我就是过来跟你说说话。”老王叹了口气,“超市……快关门了 ,以后怕是见不着了。”
刘阿姨沉默了片刻,抬起头,昏黄的夕阳照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。“是啊,关了……挺可惜的。”她的声音很低,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,“以后……买东西,得走好远了。”
老王的心被轻轻刺了一下。是啊,对于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,“好街坊”不仅仅是一个超市,更是他们日常生活半径里一个重要的支点。
“刘阿姨,”老王顿了顿,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,“您……有没有看到谁推走了我们的购物车?最近丢得有点多。”
刘阿姨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,眼神躲闪,双手不自觉地绞着编织袋的带子。“没……没看见……”她的声音更低了,几乎细不可闻。
老王看着她,心里已经有了七八分猜测。但他没有点破,只是觉得更加悲凉。一个连生计都成问题的老人,也要来占这点小便宜吗?这世道,真是把人往绝路上逼。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车轮滚动的声音。老王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,推着一辆“好街坊”的购物车,正颤巍巍地从另一栋旧楼里走出来,车里放着一个沉甸甸的煤气罐。老大爷的脚步很慢,每一步都显得很吃力,但那辆购物车,显然帮了他大忙。
老王的目光再次回到刘阿姨身上。她也看到了那个老大爷,脸上的慌乱渐渐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神情,有羞愧,有不安,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固执的平静。
“王经理,”刘阿姨终于开口了,声音不大,却异常清晰,“那些车……是我让邻居们推走的。”
老王愣住了。
“我们这几栋楼,住的都是老家伙,腿脚都不方便。”刘阿姨指了指身后那片灰暗的老旧居民楼,“以前社区有个服务站,有小推车借给我们拉东西、买菜,后来服务站撤了,车也没了。上个楼,买点米、买桶油,都费死劲。”
她顿了顿,似乎在鼓起勇气:“我看您这超市要关门了,这些车……留着也是当废铁卖。我就……我就跟老李、老张他们说了,让他们晚上悄悄推几辆回去用。反正……反正您也不要了。”
老王怔怔地看着刘阿姨,看着她那张饱经风霜却异常坦诚的脸,心里那团湿棉絮仿佛被什么东西点燃了,化作一股灼热的暖流,涌遍全身。他想起了那些消失的购物车,五十多辆……原来它们并没有被当成废铁,也没有被贪婪地私藏,而是变成了一双双临时的腿,支撑着那些被城市遗忘的角落里,步履蹒跚的老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什么专业团伙,什么隐身咒,什么世态炎凉……老王忽然觉得自己的那些猜测和沮丧是多么的可笑。
“好街坊”超市,在他这个老板眼里,是一次失败的投资,一个即将消失的商业符号。但在刘阿姨和她的老邻居们眼里,它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,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践行了“好街坊”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。这些即将被当作废品处理的购物车,找到了它们最后的,也是最有价值的归宿。
夕阳彻底沉了下去,夜色温柔地笼罩下来。老王看着超市门口仅剩的最后三辆购物车,又看了看刘阿姨。
“刘阿姨,”老王的声音有些沙哑,他走上前,拍了拍其中一辆购物车,“这几辆,看着也碍事。您……要不也找人推走吧?放这儿,明天收废品的来了,也是麻烦。”
刘阿姨惊讶地抬起头,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。
老王转过身,不再看她,慢慢走回即将彻底熄灯的超市里。身后,传来几声压抑的、带着哽咽的“谢谢”,以及车轮滚过水泥地面的,轻微而又格外清晰的声响。
那一刻,老王觉得,他这十五年的心血,好像也并没有 完全白费。至少,它们以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方式,拥有了最后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