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价水费与看不见的水龙头
王建国拿到那张水费单的时候,起初以为是个印错了的笑话。米白色的纸张,规整的宋体字,上面清晰地打印着一串数字:39390元。缴费期限是下周三。他反复看了三遍,又拿起手机日历确认了一下,没错,他们搬进这套倾注了半生积蓄的新房,才刚刚十八天。
十八天,三万九千三百九十块钱的水费。王建国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,好歹也是在这个城市打拼了二十年的中年男人,但他实在无法想象,什么样的用水方式能在不到三周的时间里,流淌掉足以填满一个小游泳池的水量,并且产生如此惊人的费用。他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小数点,或者单位是“分”而不是“元”。然而,白纸黑字,清清楚楚。
这套房子,是他和妻子多年奋斗的象征,是未来生活的容器。从毛坯到装修,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。水管是新铺的,最好的品牌;水龙头是精心挑选的,节水认证;马桶也是最新款的虹吸式,号称冲力强劲又省水。入住以来,他们小心翼翼,唯恐磕碰了新墙新地,用水更是节俭,沿袭着老习惯,洗菜水冲厕所,淋浴时间掐着秒表。怎么可能?
他首先想到的是漏水。当天下午,他请了半天假,把家里所有的角落都检查了一遍。厨房水槽下干燥如初,卫生间地面不见水渍,阳台洗衣机接口也安然无恙。他又关掉了总水阀,盯着水表看了半小时,那红色的指针纹丝不动。没有漏水。
那么,是水表坏了?或者,是抄表员看错了?可能性似乎只有这些了。第二天一早,王建国揣着那张沉甸甸的水费单,去了自来水公司的营业厅。
营业厅里人不多,冷气开得很足。他取了号,坐在塑料椅子上等待。周围的人大多面无表情,办理着各自的业务。有人缴费,有人报修,有人咨询。一切都显得那么按部就班,秩序井然。这种秩序感,反而让王建国手里的那张天价账单显得更加突兀和荒诞。
轮到他了。他走到柜台前,尽量平静地说明情况,递上水费单和房产证复印件。柜台里坐着一位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,妆容精致,语气公式化。“先生,您的用水量确实是这么多,系统里记录得很清楚。”她敲击了几下键盘,屏幕转向王建国。上面显示的数字,和账单上的一模一样。
“可我们才住了十八天,怎么可能用这么多水?”王建国提高了声调,引来了旁边几个人的侧目。
“系统显示就是这样。可能是您家漏水了,或者……”她顿了顿,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,“或者您用水量比较大?”
“我们检查了,绝对没有漏水。而且我们很节约用水!”王建国感到一阵无力,“能不能派人去检查一下水表?是不是水表有问题?”
“检查水表需要申请,您需要填一张表,然后等我们的工程师联系您。不过,根据规定,如果检测结果是水表正常,您需要支付检测费用。”她递过来一张表格。
王建国看着那张表格,上面密密麻麻的条款和小字让他头晕。他深吸一口气,拿起笔开始填写。姓名,地址,联系方式,申诉理由……理由一栏,他写得很详细,几乎把这两天的遭遇和内心的疑虑都写了进去。写完,他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书。
“好了,您回去等通知吧。大概需要一周左右。”工作人员收回表格,盖了个章,语气依旧波澜不惊。
一周。王建国心里盘算着,缴费期限是下周三。如果一周后问题还没解决,这笔钱是交还是不交?不交,会不会停水?甚至影响征信?他不敢想。
走出营业厅,夏日的阳光刺 得他睁不开眼。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,仿佛刚刚打了一场败仗。对手不是那个工作人员,甚至不是自来水公司,而是一个庞大、模糊、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。一个由数字、系统、规定和程序构成的怪物。
接下来的几天,王建国如同惊弓之鸟。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水表,记录下读数。数字缓慢地增长,一天也就零点几个立方米,完全正常。他开始频繁地给自来水公司打电话,询问检测进度。电话总是很难打通,要么占线,要么被转接到不同的部门,每一次都要重复一遍自己的遭遇。客服人员的回答总是大同小异:“先生,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了,正在处理中,请耐心等待。”
耐心。这个词像针一样扎着他。那三万九千三百九十块钱,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。他和妻子开始争吵。妻子埋怨他不该买这个楼盘的房子,说不定是管道有问题。他则烦躁地回应,说问题不在房子,在于“他们”。这个“他们”是谁,他说不清。
缴费期限的前一天,工程师终于来了。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师傅,带着工具箱,不苟言笑。他拆下水表,装上一个检测仪器,又装回水表,前后忙活了半个多小时。最后,他擦了擦汗,对王建国说:“水表没问题,计量准确。”
王建国愣住了。“那……那水费是怎么回事?”
“这就不知道了。我们只负责检测水表。可能是你们入住前管道里就有问题?或者……总之,水表是好的。”老师傅收拾好工具,留下了一张检测报告单,上面写着“经检测,水表计量准确无误”。检测费,三百元,从下次水费里扣除。
王建国拿着那张轻飘飘的报告单,感觉像拿着一张废纸。最后的希望破灭了。问题回到了原点,甚至比原点更糟,因为他现在还得额外支付三百元的检测费。
他再次去了营业厅。这次,他直接要求见领导。在大厅里等了近一个小时,一位自称是部门主管的中年男人接待了他。男人态度温和,但语气坚决。“王先生,我们非常理解您的心情。但是,系统数据就是这样,水表检测也是准确的。我们没有理由减免您的水费。”
“可这不合理!这绝对不合理!”王建国几乎是在嘶吼。
“我们是按规定办事。”主管摊了摊手,脸上露出一种程式化的同情,“要不您再仔细检查一下内部管道?或者问问开发商?也许是总管的问题?”
皮球又被踢了回来。王建国感到一阵眩晕。他站在这窗明几净、秩序井然的现代化办公楼里,却感觉自己像卡夫卡小说里的K,面对着一座无法沟通、无法理解的城堡。城堡的逻辑自成体系,坚不可摧,而他,渺小得像一只蚂蚁。
缴费期限到了。王建国最终还是交了那笔钱。他不敢冒险停水,更不敢影响可能存在的征信记录。他用的是预备买车的钱。刷卡签字的那一刻,他感觉自己的一部分生命力也随着那串数字流走了。
事情并没有结束。王建国像着了魔一样,开始研究水力学,研究城市供水系统,甚至跑到小区物业,要求查看整栋楼的管道图纸。物业的人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。他开始失眠,总觉得深夜里能听到水流的声音,哗啦啦,哗啦啦,仿佛那三万九千块钱正在从一个看不见的水龙头里倾泻而出,流向一个未知的深渊。
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。是不是真的在某个不清醒的时刻,忘记关掉了某个水龙头?或者,梦游的时候起来洗了十八天的澡?荒诞的想法层出不穷,理智和混乱在他脑中交战。
直到有一天,他在一个业主群里看到一条消息。另一栋楼的一位业主,也收到了类似的天价水费单,金额稍小,但也高达 两万多。原因查明了,是楼顶水箱的一个阀门故障,导致水不断溢出,而这部分水量,被错误地分摊到了该单元的几户新入住业主头上。
王建国立刻冲到物业,拿着手机截图,要求核实。经过一番周折,物业和自来水公司终于确认,他家的情况,与那位业主如出一辙。系统错误,加上前期排查的疏漏,导致了这场荒诞剧。
“那……钱能退回来吗?”王建国小心翼翼地问。
“可以申请退款,或者抵扣后续水费。您需要再填一张表……”熟悉的回应再次响起。
王建国站在那里,没有愤怒,也没有如释重负的狂喜。他只是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和虚无。他赢了吗?好像没有。他只是偶然地、幸运地找到了那个隐藏的“水龙头”。但在此过程中,他所付出的时间、精力、金钱,以及内心的煎熬和损耗,又有谁来衡量和补偿呢?那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,依然在那里运转着,偶尔打个盹,或者开个残酷的玩笑。而你,只能祈祷自己不要成为那个被玩笑击中的倒霉蛋。
他慢慢走出物业办公室,抬头看了看自己那崭新的家。阳光下,窗户明亮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但他知道,有些东西,已经不一样了。就像那看不见的水龙头,它或许暂时被拧紧了,但谁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再次松开,在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,悄无声息地,流淌掉你的生活?他想起那句“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”,突然觉得有点讽刺。有时候,你只想安安静静地过日子,却总有莫名其妙的事情找上门来,让你不得不耗费巨大的精力,去应付那些本不该由你承担的荒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