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墓回声
昏黄的天空低垂着,像是要压垮这片干涸的土地。四川的这座水库,曾经的碧波万顷,如今只剩下一道道龟裂的纹路,像老人脸上的沟壑,诉说着岁月的无情。水位下降,本是干旱的象征,却意外地带来了一场命运的揭幕——一座古墓,从水底浮现。
这不是一座王侯将相的陵寝,没有金碧辉煌的陪葬,没有气势恢宏的墓道。它简陋、朴素,甚至有些寒酸,就像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角落,静静地躺在干涸的湖底,等待着被重新发现。
村民们围拢过来,他们的脸上没有寻宝的兴奋,更多的是一种敬畏,一种对逝去生命的尊重。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几代人,却从未听说过这座古墓的存在。它是谁的?它又承载着怎样的故事?
老村长拄着拐杖,颤巍巍地走到墓前。他浑浊的眼睛里,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。他缓缓蹲下身,用粗糙的手指抚摸着墓碑上模糊的字迹。那是一种古老的文字,早已失传,但老村长却仿佛能读懂其中的含义。
“这是……李家坳的……李老三……”老村长喃喃自语,声音嘶哑,像从遥远的过去传来。
李老三?村里没人听说过这个名字。年轻人们面面相觑,只有老一辈的人,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。
“李老三……是那个‘成分不好’的……”一位老妇人低声说道,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恐惧,仿佛这个名字是一个禁忌。
“成分不好”,一个时代的烙印,一个沉重的枷锁。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,也决定了他的身后事。李老三,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小人物,他的生命,他的故事,都被埋葬在了这座简陋的古墓里,连同他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挣扎。
水库的水位还在下降,古墓的全貌逐渐 显现。它像一个巨大的问号,矗立在干涸的湖底,拷问着每一个过路人的良知。它在问,一个人的价值,是否应该由“成分”来决定?一个人的生命,是否应该被如此轻易地遗忘?
消息传开,考古队来了,专家们来了,记者们也来了。他们带着各种仪器,各种目的,围绕着古墓忙碌着。闪光灯不停地闪烁,快门声咔嚓咔嚓,仿佛要将这座古墓的一切都记录下来。
但老村长知道,他们记录下来的,只是表象,只是冰山一角。真正的故事,埋藏在古墓深处,埋藏在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的心底。
夜幕降临,喧嚣散去。老村长独自一人来到古墓前,他点燃一炷香,插在墓碑前。青烟袅袅升起,仿佛是李老三的灵魂,在向这个世界诉说着他的故事。
老村长静静地站着,听着风声,听着水声,也听着古墓的回声。那回声,穿越时空,回荡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,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。它在提醒我们,不要忘记历史,不要忘记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生命。
因为,每一个生命,都值得被尊重;每一个故事,都值得被铭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