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2888元午餐的真相

· 阅读需 5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李大强在县城开了家“福满楼”饭馆,今年春节,他推出了2888元一桌的年夜饭套餐,原本只是想搞个噱头,没想到竟然卖爆了。

订餐的都是县城里的“成功人士”:开矿的老板、包工程的头头、在城里发了点小财的亲戚,还有一些“不甘落后”的普通市民。

他们不在乎钱,在乎的是面子。

李大强忙得脚不沾地,厨房里热火朝天,各种名贵的食材被迅速烹制,端上一张张铺满红布的餐桌。

包厢里推杯换盏,酒过三巡,大家都开始吹嘘自己的“丰功伟绩”,互相攀比着谁的生意做得大,谁的房子买得多,谁的孩子最有出息。

王老板举起酒杯,豪迈地喊道:“来来来,这顿年夜饭,不就是花点钱嘛,咱图的就是一个高兴!”

大家纷纷附和,仿佛这2888元吃的不是饭,而是地位和尊严。

唯独角落里,张老头默默地吃着菜,一言不发。

张老头是李大强的父亲,也是这家饭馆的创始人。他看着眼前这群“暴发户”,心里百感交集。

他想起当年,他开饭馆是为了让县城里的人都能吃上热乎饭。那时候,一碗阳春面,几碟小菜,就能让大家心满意足。

现在,一桌2888元的年夜饭,却让大家趋之若鹜。

张老头叹了口气,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顿饭,更是县城人内心深处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虑和虚荣。

饭局过半,李大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桌上的菜,大部分都没怎么动。那些被吹捧得天花乱坠的山珍海味,都像摆设一样堆在盘子里。

他偷偷问服务员:“这些菜怎么没人吃啊?”

服务员小声说:“他们都在忙着喝酒聊天,哪有时间吃菜啊?都等着打包呢。”

李大强恍然大悟。

原来,这2888元的年夜饭,吃的是“面子”,而不是“肚子”。

他看着那些打包的食客,心里五味杂陈。

快过年的时候,县城老街上突然出现了一群收废品的,他们拉着三轮车,挨家挨户地收着打包的年夜饭。

李大强看到,那些曾经被视为“珍馐美味”的剩菜,在三轮车上散发着淡淡的腐臭味。

有人问收废品的:“这剩菜,你们收了干嘛?”

收废品的笑了笑,露出缺了几颗牙的嘴,说道:“还能干嘛?喂猪呗,也算为咱县城的猪,做点贡献了。”

李大强看着渐行渐远的三轮车,心中一震。

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,那餐桌上被追捧的美味,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浮华,最终,都会沦为尘土,喂养着更真实的东西。

那2888元的年夜饭,终究喂饱的,不是人,而是虚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