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白
老王在“色彩和谐促进中心”工作了十五年,他的工位就像他这个人一样,永远处于一种灰蒙蒙的状态。这个中心的主要职责,是根据社会情绪报告,对大众的认知色彩进行“漂白”或“加深”处理。说白了,就是通过各种手段,让大家“看到”他们希望你看到的颜色。
最近,中心的业务异常繁忙。老王每天都要处理成千上万的“颜色调整请求”。今天,他的任务是让大家对“灰色”的印象从“压抑”、“平庸”变成“宁静”、“高贵”。
他打开电脑,熟练地操控着各种软件。屏幕上,密密麻麻的“灰色”词条像潮水一样涌来,他必须将它们全部替换成“宁静”、“高贵”的同义词,并通过算法扩散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。
“老王,快点,今天的新指标下来了,”组长催促道,“上头说了,‘灰色’必须在今天彻底洗白!最好让大家觉得,灰色是时尚的代名词,是未来的潮流!”
老王机械地敲打着键盘,手指像失去了知觉。他知道,自己就像一台机器,被设定了程序,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。他曾经尝试过反抗,在提交的报告中写上“灰色即是真实”,结果被领导批评为“思想落后,需要深刻检讨”。
“咚咚咚”的敲门声打断了老王的思绪。一个新来的实习生走了进来,她叫小李,带着一股天真的气息。
“王老师,请问,灰色真的代表‘宁静’和‘高贵’吗?”小李好奇地问道。
老王抬起头,看着小李清澈的眼睛,突然感到一丝久违的刺痛。他指着电脑屏幕,语气平静地说道:“当然,这是我们中心的工作,也是社会的需求。”
小李似乎并不满意这个答案,她继续追问道:“可是,我觉得灰色有时 候也代表忧郁和悲伤啊?”
老王笑了笑,那是一种苦涩的笑容:“孩子,你还年轻,等你在这里待久了就明白了,颜色不是你看到的那个样子,而是上面希望你看到的样子。”
小李愣住了,她似乎在努力消化老王的话。
接下来的几天,小李每天都会问老王关于“颜色”的问题。她问为什么蓝色有时候代表忧郁,有时候代表希望;为什么红色有时候代表喜庆,有时候代表危险。老王开始厌烦,他觉得小李就像一个不断提出质疑的程序bug,扰乱了他固有的秩序。
终于有一天,老王受够了。他把小李叫到办公室,语气严厉地说:“小李,你不要再问了。这里不是幼儿园,你要学会接受现实。我们的工作就是改变人们的认知,你不需要想太多,只需要执行。”
小李低着头,没有说话。老王以为她终于明白了,心中升起一丝解脱的快感。
到了下班时间,老王收拾好东西,准备回家。他走到门口,突然发现小李还站在那里,她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独。
“王老师,”小李轻声说道,“我突然觉得,灰色可能真的挺美的。”
老王愣了一下,他看着小李,看到她眼中的一丝光芒,仿佛在无尽的灰暗中亮起了一盏微弱的灯。他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慌,他想告诉小李,她错了,灰色的本质不是美,而是虚无。
但是,老王最终什么也没说。他只是点了点头,然后匆匆离开了。
第二天,老王来到办公室,发现自己的工位上空无一人。小李消失了,没有留下任何信息。
组长告诉他,小李辞职了,临走前只留下了一封信。信的内容很简单,只有一句话:
“我决定去寻找真实的颜色。”
老王看着那封信,心中空荡荡的,仿佛失去了某种重要的东西。他再次打开电脑,屏幕上依然是密密麻麻的“灰色”词条,而这一次,他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茫然。他发现,他不仅在漂白别人的颜色,也在漂白自己的内心。他抬起头,望向窗外,天空依然是灰蒙蒙的,没有一丝亮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