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贪睡鱼”的觉醒
老王在景区当了二十年的饲养员,他养的“贪睡鱼”老张,最近上了新闻。不是因为老张睡得更香,而是因为它死了。
老张本是景区一处不起眼的鱼,因其异于常鱼的“贪睡”而走红。它每天除了吃饭,几乎都在水底一动不动,像一截浸水的木头。游客们慕名而来,就为看它一眼,然后发出“哇,真能睡”的惊叹。老王也因此沾了光,工资翻了两倍,他还被评为“模范饲养员”。
老张死后,景区要求老王找出“死因”。老王翻遍了鱼类的教科书,给老张做了全套“体检”,甚至还请来了专家,也没能找到老张的死因。专家们给出的结论是:“可能睡太久,睡死了。”这个答案让老王觉得荒谬,却又找不到理由反驳。
景区为了安抚游客,决定给老张举办一场“隆重”的葬礼。他们把老张放进一个特制的透明棺材,并在鱼缸中布置了精美的花圈。葬礼当天,人山人海,大家纷纷举着手机拍照。一个年轻女孩甚至在棺材前鞠躬,然后对着老张的“遗体”说:“安息吧,睡美人。”
老王站在人群后,看着这一切,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。老张明明只是一条普通的鱼,怎么就成了“睡美人”?它明明是睡觉,怎么就成了“安息”?他突然觉得,人和鱼,都不过是社会这个大鱼缸里的鱼。唯一的区别,大概就是人和鱼对“睡觉”的理解不同。
葬礼结束后,景区为了弥补游客的“情感损失”,推出了“老张同款睡眠体验”项目。他们把景区的房间布置得像鱼缸,每个房间都配有“助眠喷雾”,让游客体验老张式的“深度睡眠”。游客们趋之若鹜,纷纷预定房间。老王看着这一切,觉得自己才是真正“睡着”的人。
直到有一天,他发现自己养的另一条鱼,老李,也开始变得嗜睡。老王吓坏了,他以为老李也会步老张的后尘。他盯着老李,生怕它也“睡死过去”。但老李没有。它突然睁开了眼睛,然后对老王说:“我再也不想睡觉了,我要出去看看。”
老王彻底懵了。他以为自己听错了。他看了看周围,确定鱼缸里只有他和老李。老李又说了一遍:“我不想像老张那样,被当成商品一样消费。”老王彻底愣住了,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也该醒醒了。
他转头看向水面,水面上倒映出一个有些迷茫的中年男人的脸庞。老王觉得自己好像也睡了很久很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