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米”先生的财富
李强,一个在城市边缘挣扎的快递员,最近成了社区里的“米”先生。不是因为他家米缸满了,而是因为他说话时总把“元”说成“米”。一开始大家还笑他口音重,后来发现他用手机付款时,屏幕上显示的单位也变成了“米”。他解释不清,索性乐得其所,自嘲是“数字时代的稻农”。
李强原本的生活平淡如水。每天起早贪黑,穿梭在拥堵的街道,配送着各式各样的包裹。他最大的乐趣,是在午休时看看短视频,那些光鲜亮丽的网红们,似乎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宇宙。直到有一天,他发现视频里的网红们也开始用“米”来计算他们的收入。
更奇怪的是,他发现自己手机支付时,显示的余额单位也变成了“米”。一开始他还以为自己手机坏了,但换了几部手机,甚至是老旧的按键机,显示的单位都是“米”。他去银行,柜员小姐姐用看外星人的眼神盯着他,说这是新推出的“元宇宙货币单位”,旨在让大家对财富有更具体的认知。李强觉得荒谬,他辛辛苦苦送一天快递,也不过能赚几十“米”,这“米”到底是什么?能买米吗?
他试着去买东西,小卖部的老板也用计算器算着“米”。李强花了两百“米”买了一袋大米,老板找了他三十“米”的零钱。他发现“米”和“元”的兑换比例似乎不太固定,有时候高,有时候低。
“米”先生的名声传开了。有人好奇,有人嘲笑,有人把他当成移动的“米”银行。他每天都能收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支付,有的是一“米”的打赏,有的是几百“米”的转账,备注五花八门。他还收到过一个匿名转账,备注是“你很幽默”。李强也莫名其妙地开始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:他去了一家高 级餐厅,用“米”结账,服务员虽然困惑,但还是收下了。他甚至用一千“米”给自己买了一个月的高级健身房会员。
李强发现,“米”似乎成了一种全新的货币形式,在元宇宙里自由流通。他没有办法理解,但他发现自己突然间比以前“有钱”了。有一天,他走在街上,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,那是他以前经常观看的网红。她正对着镜头哭诉,说自己直播打赏的“米”又贬值了,生活一团糟。她哭得梨花带雨,像极了以前的李强。
李强笑了,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币,上面的单位依然是“元”。他把纸币递给那个网红,“不要米了,拿着这个,去买碗热汤面吧。”网红愣住了,李强转身离开,阳光洒在他身上,他感觉从未如此轻松。 原来,那些虚无缥缈的“米”从来都不是财富,真正的财富,是能换来一碗热汤面的“元”,是踏实生活本身。而他,这个曾经的快递员,现在终于明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