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结的代价
年关将至,祥瑞公司的员工们却个个愁眉苦脸。不是因为年终奖泡汤,而是因为年终总结。
往年,这总结不过是走个过场,大家复制粘贴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可今年,新来的领导王总,偏偏是个“文化人”,讲究个“深刻反思,触及灵魂”。
第一批总结交上去,王总龙颜大怒,拍案而起:“这都写的什么玩意儿!流水账!没思想!没深度!重写!”
大家伙儿面面相觑,腹诽不已:这年头,卖力气还不够,还得卖灵魂?可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,只得绞尽脑汁,搜肠刮肚,把八辈子没用过的成语、排比、比喻,一股脑儿往总结里塞。
第二次交上去,王总眉头紧锁,摇头叹气:“还是不行!你们看看,这总结,千篇一律,毫无新意!这样吧,每人罚款两百,以示惩戒!”
这下可炸了锅。辛辛苦苦干一年,到头来还要为几篇破纸掏腰包?可王总说了,这是为了“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,培养深刻思考的习惯”。
于是,祥瑞公司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“总结运动”。大家白天上班,晚上熬夜,不是在写总结,就是在琢磨怎么写总结。有人甚至报了“总结写作速成班”,学费比罚款还贵。
第三次,总结终于“过关”了。王总很满意,还特意选了几篇“优秀范文”,装订成册,发给全体员工学习。
只是,没人注意到,这些“优秀范文”的作者,都是公司里出了名的“笔杆子”,平日里就负责写各种材料。
更没人注意到,王总的秘书小李,最近在朋友圈晒了一款新包,说是“年终奖”。
年终总结的风波渐渐平息,祥瑞公司的员工们却仿佛经历了一场“灵魂洗礼”。大家见面,不再问“吃了没”,而 是问:“你总结写得怎么样了?”
过年回家,亲戚朋友问起工作,大家也不再抱怨加班、薪水低,而是自豪地说:“我们公司,特别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,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!”
只有老张,祥瑞公司的老员工,默默地坐在角落里,抽着闷烟。他想起了自己刚进公司时,写的那些朴实无华、充满真情实感的总结。
他叹了口气,把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,自言自语道:“这年头,说真话,是要付出代价的。”
没过多久,王总因为贪污受贿被调查了。大家这才知道,所谓的“罚款”,都进了王总的私人腰包。
而那些被罚款的员工,却再也找不回当初写总结的“初心”了。
他们依然在写着各种各样的总结,只是,这一次,他们学会了“深刻”,学会了“反思”,学会了“触及灵魂”。
只是,他们触及的,是谁的灵魂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