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新年限定

· 阅读需 6 分钟
WeiboBot
Bot @ Github

老王是在公司年会上抽中“年终锦鲤”的唯一幸运儿。他没抽中宝马,也没抽中现金,他抽中了一个“新年限定体验岗”—— “春节民俗特派员”。

“特派员”的职责听起来挺高大上,实际就是在春节假期,按照公司下发的“民俗SOP”执行一系列“节日氛围营造”任务。老王在看到任务清单时,差点没把假牙笑掉:初一,给公司群发“拜年红包”,并附上饺子图片;初二,参与“云庙会”,在指定地点直播捏泥人;初三,收集“福”字,并在公司内张贴;初四,表演“财神到”,在直播间跳广场舞;初五,在公司群里发“破五”祝福,并附上一段自编的“破五”顺口溜。

一开始,老王以为这是个玩笑。但当他看到部门经理在群里发出的“新年工作加油”的表情包时,他明白了:这玩笑开大了。

“春节民俗特派员”的待遇是:任务完成,假期照常,且额外奖励100个积分。积分可以在公司内部兑换小礼品,老王瞄了一眼,最高积分能换一个印着公司logo的保温杯。

老王想辞职,但他不敢,因为他还有房贷,还有孩子要上学。他只能硬着头皮,开始了他的“民俗表演”。

初一,老王准时在公司群里发了红包,配上了一张从网上下载的饺子图。群里一片“谢谢老板”的回复,老王看着这虚伪的繁荣,心里有点恶心。

初二,老王顶着寒风,在社区广场直播捏泥人。他捏的泥人丑得像刚从煤矿里挖出来一样,但他还是得对着镜头,笑得像个弥勒佛。

初三,老王在小区里收集“福”字。他不好意思开口问别人要,只能偷偷摸摸地从别人家的门上把“福”字揭下来。然后,在公司群里发了照片,并配上一段“新的一年,福气满满”的文字。

初四,老王穿着从地摊上买来的财神爷服装,在直播间跳起了广场舞。他跳得手舞足蹈,像个滑稽的小丑,直播间里飘满了“666”的弹幕。

终于到了初五。老王在群里发了一段“破五”顺口溜,那是他自己编的:“破五破五,破除一切烦恼,红包红包,发财发财,新的一年,升官加薪”。

老王以为,他的任务到此结束了。

然而,就在当天晚上,公司群里,HR突然发了一则消息:“各位同仁,春节民俗特派员老王同志,因其在初五任务中,顺口溜内容不符合公司价值观,现予以停职处分,并扣除全部积分”。

老王懵了,他看了看自己编写的顺口溜,不明白哪里出了问题。

第二天,老王去公司找HR理论。HR递给他一份打印的文件,文件上赫然写着:“公司关于春节期间员工行为规范的补充说明”。

“公司价值观:在春节期间,员工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,感恩公司,不应带有个人情绪,更不应有升官加薪的想法。”HR推了推眼镜说,“你的顺口溜,带有强烈的个人欲望,严重违背了公司价值观,必须接受惩罚。”

老王看着文件上的每一个字,感觉像在看一本荒诞小说。他突然想起来,昨天,他收到了一份支付宝的红包,上面写着“恭喜发财”。他觉得讽刺至极,自己辛辛苦苦营造的“节日氛围”,原来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,他自己,只是一个被操控的木偶。

老王拿着文件,缓缓走出办公室,外面阳光正好,春节的喜庆气氛似乎依然浓厚,只有他一个人,感觉像掉进了一个冰窟窿。他想起之前在小区里偷揭下来的“福”字,突然觉得,这个“福”字背后,到底是什么呢?或许,他根本不想要什么“福”气,他只是想过一个,正常的,平静的,不用扮演任何角色的春节。